紅肉,也就是常說的豬肉、牛肉、羊肉等。
紅肉是不少人的最愛。不過,紅肉雖好吃,但是吃太多卻可能帶來健康問題。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教授,曾在《我是大醫生》節目中分享一張“地圖”,叫做“全世界紅肉分布和惡性疾病分布的相關性地圖”,圖中紅色越多,意味著發病率越高。
(全世界紅肉分布和惡性疾病分布相關性地圖)
日本人相對中國來說,吃紅肉是比較少的,所以惡性腫瘤的相關發病率是低于中國的。而德國、美國、加拿大吃豬排、牛排、羊排比較多,他的結腸癌、乳腺癌發病比例就超過中國。
為什么說紅肉沒那么好?
紅肉吃的太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為什么這么說呢?
1
導致肥胖
紅肉脂肪含量高,每100克豬肉中脂肪含量約30克,而每100克雞肉中脂肪的含量約10克,只是豬肉的1/3。即使是豬肉中的瘦肉,肉眼看不到的隱形脂肪也能占28%左右。
所以,紅肉吃太多,再加上不愛運動,很容易出現肥胖。
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
易傷血管
飽和脂肪酸是導致動脈硬化的重要原因。相對雞、魚等白肉來說,紅肉中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一般占35-45%,羊肉45-55%,牛肉50%-60%。
3
可能致癌
2015年,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了一項“致癌清單”,將紅肉列為2A類致癌物。2A類致癌物的意思就是“可能致癌”。
有研究表明,長期喜歡進食紅肉,比如牛肉、豬肉、羊肉、動物的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4
致糖尿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美國學者采用1991-2011年的中國健康和營養數據進行的研究發現,有280萬、180萬和50萬例糖尿病可歸因于加工肉類、紅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增加。
此外,肉類中還含有嘌呤堿,易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生成尿酸,易引起痛風、骨發育不良等疾病;過量吃肉,還會降低免疫力。
而且據《英國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紅肉吃得越多,9種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大,包括:
癌癥
心臟病
呼吸道疾病
中風
糖尿病
阿爾茨海默病
腎病
肝病
到底該如何健康吃肉?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從此不能再吃紅肉了
如何健康地吃肉,才是我們更應該知道的~
1
肉量攝入:100克/天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的建議,每天攝入水產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那么肉類一天的量就是80-150克。這里重量是肉類的生重,即烹調前的重量。
一般,一個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豬肉、雞肉、鴨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計算。如果是脂肪更少的肉,比如蝦貝類,則一個掌心的量要稍微多點,約為85克左右。
2
種類選擇:0→2→4
選肉順序:沒有腿的→兩條腿的→四條腿的
【0】沒有腿的:魚或蝦、蟹等
【2】兩條腿的:去皮的雞、鴨、鵝等
【4】四條腿的:牛、羊、豬等
可以多食用沒有腿的和兩條腿的肉類,但也要注意“紅白搭配”才能保證營養均衡。只吃魚蝦和雞鴨,會導致缺少血紅素鐵。
3
烹調方法:3個多
1. 多切絲、片
將肉切成絲和片后,同等重量的肉要比切成肉塊看起來份量多,既能讓你覺得吃了好多肉,又能控制攝入量。因此最好多切絲和片,少切塊。
2. 多燉和蒸
紅肉在燒烤、長時間煎炸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大量的雜環胺類化合物,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吃肉可以多嘗試一些燉、蒸的方式。
燉肉的時候,不要中間忽然加冷水,溫度聚然降落,會使得蛋白質與脂肪會凝固,不易煮爛。同時,燒肉的時候不宜過早放鹽,會使肉變質硬,且不易燒爛。
3. 多小葷菜
“小葷菜”指的是大量蔬菜搭配少量的肉炒制成的菜肴,比如西蘭花炒豬肉,這樣可以控制肉類的攝入,還能保證蔬菜的攝入量,一舉兩得。
燉排骨、紅燒肉、紅燒雞翅等“大葷菜”建議盡量少做。
來源:健康時報
責任編輯 施璐瑋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 (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修改資料】 來重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