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樓位于集美區祠前路18號。由旅居泰國華僑陳建業、王金霞建于1950年。樓主陳建業早年赴菲律賓謀生,朝鮮戰爭時期做橡膠生意發家。
建業樓建筑面積為742.5平方米,樓面朝向坐東南朝西北,前、后樓及左、右樓成“回”字形。是集美近代大型洋樓的代表。整體融合了中西建筑風格:內院四周的回廊呈西式的拱形狀、前樓屋頂使用三角形的西式木構梁架,而平面布局風格則源自閩南古厝的四合院。
建業樓的外觀配色鮮明,由一艷一素的兩種色調組成,紅磚搭配白墻(“紅白官配”亮相了,燈光在哪里!),二者相互襯托。
建業樓大門門匾上雕有“建業”二字。三樓壁面上高掛著鮮紅的五角星型山花,彰顯新中國的時代烙印,與“建業”樓名的寓意相吻合
該建筑所使用的紅磚和琉璃瓶欄桿均訂燒于漳州龍海,最終以船運的形式到達集美,可見樓主陳建業先生在建造這幢橋樓的時候也是用心良苦,感謝先輩的智慧,才讓小柒欣賞到那么多嘆為觀止的建筑樓啊O(∩_∩)O
“當年,建業樓最多住9戶親戚,四代人。”陳進來、陳進才是陳建業的侄孫,曾在建業樓住了二三十年。他們介紹說,叔公陳建業早年到泰國發展,1952年回到家鄉,看到親戚住房條件差,1953年寄錢回來,委托陳嘉庚的建筑工程隊建造建業樓。“聽長輩說,叔公最初的設計圖是建成小洋樓,有圍墻,有花園,但是陳嘉庚說集美這里家族成員多,充分利用空間,多建幾間房間,可以讓更多人住。”于是,延續嘉庚風格的建業樓于1954年建成,共有54間房間。“房子建成后,叔公回來過。還把建房子剩下的幾千塊作為救助基金,鄉親們生病或困難時可以領取。幾千塊在當時不是一筆小數目,幫了不少人。”
本文轉載至 微信公眾號 柒美社文創
以下是我們的聯系方式歡迎前來咨詢:
關注我們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眾號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 (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修改資料】 來重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