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尾水上古民居,也叫陳家大院,被譽為是“閩南的周莊”,位于漳州龍海埭尾村。古厝群開基于明朝,村內有條護村河,民居傍水而建,布局對稱,整理排列。走進古厝群中,四周紅磚大埕、祠堂民宅,宛如迷宮,讓人迷失于村落中,但又心甘情愿。
埭尾村位于龍海市東園鎮西部、南溪下游。其中埭尾社為陳姓聚居地,由“開漳圣王”陳元光的第25世孫陳均惠的第八世后裔開基。古厝群傍水而建,布局呈軸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屋頂多為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紅瓦屋面,石砌墻體,裝飾工藝極為精湛,木雕、磚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構件上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是閩南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民居,并享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是閩系紅磚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閩南建筑的經典縮影。
玩法推薦:自駕一日游,水上古民居+普照寺廈門自駕出發,抵達埭尾村,參觀水上古民居。中午,驅車前往普照寺方向,可先到“新堤海上休閑魚排”享用午餐。餐后,驅車約5分鐘,來到普照寺,參觀游覽。傍晚,返回廈門。
埭尾村小攻略埭尾村古民居,目前尚未開發,沒有飯店和餐廳。到了村內,運氣好的話,碰到當地老伯,可以乘坐小舟,水上參觀兩旁的古民居。交通提示:自駕路線自駕路線:去埭尾自駕車有2種走法,一種是直接走高速在漳州港下,一下來就可以看到埭尾古厝群的牌子。還有一種是往龍海方向走,經龍海的石碼和海澄,在過東園的橋頭前拐進埭尾。
如果沒有自駕最好找那種龍海的出租車可以直接到那里,一人是30元。到了村里就有理事會的人負責接待,感覺這里的民風就和還沒有收門票前的山重,沒有申遺前的南靖土樓那樣淳樸。吃飯一人20元,坐船一人5元,村民對來客都很熱情,到處都有人請你進去坐坐喝口茶。
據統計,埭尾村共有古厝281座,而明清時期建造的古厝就有100多座。
“有埭尾厝無埭尾富,有埭尾富無埭尾厝。”這句話在埭尾村已經流傳了數百年,說的是埭尾的富有。如今,走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穿行在小巷之間,仍然能感受到富有的遺存。
82歲村民林招娣的古厝始建于明代,整幢建筑選材及手工極為考究。梁上的漆畫、貼金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磨損,但從古厝精妙的構造和裝飾上,仍能看出她家當年的生活富足充裕。林招娣回憶,她剛嫁到這里時,發現不僅她家的房梁、家具有用金粉做的精美裝飾,鄰居家的房梁、家具裝飾也都是如此。
即便是梁上的漆畫、貼金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磨損,但從古厝精巧的構造和裝飾,仍能看出當時埭尾村富甲一方的家世。當地村民說,以前這一帶流傳的一句話“有埭尾厝無埭尾富,有埭尾富無埭尾厝”,意思說:就算你跟埭尾同樣富有,也沒有跟埭尾同樣的房子,有跟埭尾這里同樣的房子也沒有埭尾那么富有。
除了獨棟建筑考究,埭尾古厝的看點還在于整體整齊劃一的風格。
“如果沒有村里人指點,外來者很難辨認門戶,甚至還會出現迷路現象。”埭尾村古厝不僅坐向、形態相同,就連大小也近乎一致,都在100平方米左右,村民陳志強稱,他們曾經拿尺子丈量過,無論是古厝的長和寬,還是高低,都可以說是不差分毫。
四周環水,30多米寬的水道,蜿蜒繞村而過;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的大片古厝,構成一個水上的紅色村莊。經中央電視臺報道后,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而且要將閩南紅磚建筑文化申遺的專家們,最近也把目光投向了這里。但是,如此重要的文化遺產正面臨著嚴峻危害。于是,村民成立了理事會以保護古厝群。
埭尾村環抱于雞籠山、大帽山、鵝蛋山之中。古厝布局具有軸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屋頂多為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紅瓦屋面,石砌墻體,裝飾工藝極為精湛。木雕、磚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構件上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
埭尾村古村落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以說是閩南建筑裝飾的
一個縮影,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研究閩南地區建筑風格嬗變及村落發展史的重要實例。
“無論新舊皆為陳姓聚居地,從不接受外姓人居住。”談及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埭尾村,現年已92歲高齡的村民陳思獅告訴記者,“數百年來,埭尾村村民都嚴守先人禁改建筑格局的遺訓,古老與現代之間有著鮮明的界限,古老的一律向北,現代的一律向南。”
談及這個曾被世人遺忘的典型閩南古村落,龍海市文史專家張日慶認為,“埭尾村特殊的格局,不僅體現了閩南建筑的精巧構思,還蘊涵了閩南人特有的一種人文精神,即互相關照、守護相望、多樣和諧。”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 (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修改資料】 來重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