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泉州的風俗,把這一天界定為“七娘媽的生日”。不過,七娘媽指的不是織女,而是與孝子董永在槐蔭相會的七仙女。君不見泉州人為七娘媽“做生日”時,要燒7頂七娘媽轎,燒個備有7個座位的七娘媽亭。足證節日的女主角是七仙女。可是,到了晚上,泉俗又有觀天象,靜待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的舉動。就這樣把“天河會”與“百日緣”兩個民間傳說混同起來了。
其原因有三:
(1)董永賣身葬父,到傅員外家當農奴。好在七仙女心甘情愿于10天內織錦300匹,才贖回董永的奴身。而織女呢?她是“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
(2)“織”與“七”在泉州方言里音相諧。
(3)兩個民間傳說的主題思想是相同的。表達了普通勞動者牛郎和董永對愛情的渴望。反映了平民老百姓對愛情的歌頌。象這樣民俗事象混同的例子,不止是七夕。比如清明節與寒食節本來是兩個節日,因時間緊相近,民間把它們混同起來了。相沿成習,積習成俗。
織女是個巧人。據《帝京景物略》載云:“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盆水日中。傾之,水面生膜,繡針投之則浮,則見水底針影,顯出花鳥蟲獸之形,謂乞得巧。”舊時,泉州風俗于雙七節夜晚,年輕的姑娘對月穿七孔針,比賽快慢,快者勝。叫做“乞巧”。“七”與“乞”在泉州方言里,音相諧。人們通常提到巧人的“巧”,其數用七,都贊之為有“七巧”。織女就是一位有“七巧”的仙女。
七夕的節令活動主要在晚上進行。泉俗把“觀天象”與“對月穿針”復合起來,成為一種復合型的民俗。象這樣民俗事象不單一的例子,不止是七夕。比如泉俗的元宵節,除了有動的“鬧花燈”的活動外,還安排有靜的“向冬絲娘乞求靈巧”的活動,也同樣叫做“乞巧”。也形成了動與靜結合的復合型的民俗。只不過,泉州人把冬絲娘看成是工藝美術之神。應該說,織女是我們,漢民族尊崇的公有神,而冬絲娘是泉州的地方神。
七娘神轎
七娘神燈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 (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修改資料】 來重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