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樂購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密碼
|
首頁
欄目大全
生活雜談
交通出行
城市活動
新鮮爆料
旅游攻略
生活資訊
專題攻略
母嬰健康
商業(yè)推廣
廈門旅游
著名景點
特色景點
周邊景點
旅游紀念
美食特產(chǎn)
特色小吃
特產(chǎn)禮品
傳統(tǒng)美食
廈門美食
民俗文化
人文歷史
閩南風(fēng)情
宗教信仰
民俗專題
娛樂生活
美食街區(qū)
大型商圈
鷺島商城
電影快訊
查看全部分類
生活雜談
廈門旅游
美食特產(chǎn)
關(guān)于我們
發(fā)布
商業(yè)推廣
(免費)
微信文章
(自薦)
[免費發(fā)布指南]
當前位置:
首頁
>>
閩南風(fēng)情
>>
廈門的喪葬習(xí)俗-5.出殯
廈門的喪葬習(xí)俗-5.出殯
點擊數(shù):6339 更新時間:2016-03-07 14:26:26 來源:
廈門生活、逛路島_逛鷺島-
【
返回
】
廈門的出葬
,俗稱
"出山"
。喪家在"出山
"前要提前通知親友前來送葬。一般多為口頭通知,
互相轉(zhuǎn)告;也有另發(fā)
"訃音",
書面通知的
。后來的"訃音
"發(fā)展成為鉛字印刷、精心裝訂成冊的,
內(nèi)有訃告、死者遺像、各人悼詞等。接到通知的親友
,視其與死者喪家的交情深厚程度及經(jīng)濟能力
,或致以挽聯(lián)
,或致以
"軸"
。
挽聯(lián)和"軸
"都是貼字的一丈左右的布
。挽聯(lián)貼的字是對句悼辭,挽軸貼的是四字單句
,如
"乘龍西歸"
、"
瑤池添座"、
"登極樂界"
、"
百世流芳"等
,都有致敬者的落款
。后世多以花圈致敬。交情深的親友
,也有雇樂隊或雇香亭、花亭前往送葬的。
"出山"
之日,
親友到齊,喪家家屬披麻戴孝著喪服。送葬的親友多以白布扎在左臂
,后世改用一朵小鮮花或小白紙花戴在胸前。臨近
"出山"
的時刻,孝婦孝女等喪家婦女手撫棺木痛哭
,叫
"哭棺材頭"
。這種號哭要哭到給棺材綁上杠之前才結(jié)束
。孝男等跪伏于棺側(cè)痛哭。時刻一到
,棺材抬出門
,這叫
"轉(zhuǎn)棺"
。
"轉(zhuǎn)棺"
之后,
舉行俗稱"起柴頭
"的隆重祭典,
又稱"
起車頭"、
"啟靈",
即送棺出葬之祭
。在靈前排起供桌,排列著喪家五牲全席
,次為女婿的犧牲祭品
,其他親戚的祭品擺在最外面的供桌上
,點燭焚香。
喪主(孝男頭)先三跪九叩地跪拜
,接著喪家本家人跪拜
。家祭完畢
,喪主鉆進供桌底下
,向接著跪拜的女婚等外親跪拜答謝。當這些外親跪拜時
,有司儀者號令祭拜
,并代他們讀祭文。祭文讀完后
,外親也要三跪九叩地行拜
,跪伏在地上哭祭
。這時喪主要從供桌下爬出來
,跪在他們后面
"隨拜"
。外親的哭拜,通常因缺乏對死者的真摯情感而哭不出聲淚
,張嘴干哭
,噴出的氣息
,揚起地上灰塵
,一陣陣的
,被看熱鬧的嘻嘻哈哈地稱為
"噴土粉"
。女婿這方除了有被戲稱為"噴土粉
"的祭拜義務(wù)之外,
還要在出葬隊伍前列打出"靈旌
"一幡
。沒有女兒的人家,
往往要認個干女兒,以享受死后的這種待遇。好在以前的人家
,一生就是六個八個兒女
,認干女兒為身后計的就不那么多了
。內(nèi)外親跪拜之后
,喪主繼續(xù)跪在靈側(cè)答謝其他親友的祭拜。
"起柴頭"
的祭拜之后,舉行釘棺蓋的
"封釘"
儀式。"封釘
"時,
死者子孫一齊跪在棺尾端,每釘一釘時都由同族
"好命人"
念"
四句",
祝福"
點斧":"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
;二點南方丙丁火
,子孫代代發(fā)家伙
;三點西方庚辛金
,子孫代代發(fā)萬金
;四點北方壬癸水
,子孫代代大富貴
;五點中央成巴土
,子孫之壽如彭祖
。
"每念一句,
子孫齊響應(yīng)"好
"!最后一根釘只是象征性地輕輕釘進一點,
然后由喪主用牙咬拔出來,這就是
"出釘"
——"
出丁",
子孫后嗣將綿延不絕
。如果死者為女性,封釘時則要由
"外家"
長輩象征性地先敲一下。這時喪樂隊繞缽擊出行進節(jié)奏
,喪家子孫排成長串
,在司儀的前導(dǎo)下
,繞棺三周
,這叫
"旋棺"
。施罷,孝婦孝女又痛哭號叫著
,撲向棺木。緊接著是
"絞棺"
。
工人將棺木用繩綁在俗稱"獨龍杠
"的長長的木杠上,
木杠兩端又連著小杠,每端一般由
4人或
8人抬
,共
8人或
16人
。大家族多出動本族同姓之青壯年抬棺
,以之為榮。綁好獨龍杠后
,罩上棺罩。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宮殿和古裝人物
,下部垂下繡簾
,罩住棺木。棺罩的頂上
,吉祥物昂首挺立
,男性用麒麟
,女性用鳳凰
;都是栩栩如生的廈門工藝彩扎
。木杠前端上安上了五彩斑斕的彩塑龍頭
,木杠尾端上龍尾彎翹
,象征著死者不死的靈魂
,將由吉祥的麒麟獸、鳳凰陪伴著乘龍西去
,直抵極樂世界。起行了。先是響起一陣由緩轉(zhuǎn)快的
"通鼓"
聲和凄厲哽咽的嗩吶聲,隨后鼓、鈸、吹樂齊鳴
,熙熙攘攘的人群為一尊高大的神明閃開大道——
"開路神"
來了!走在
"出山"
行列最前頭的紙糊"開路神
",身高丈余,
面目猙獰威嚴,負責(zé)驅(qū)散沿途鬼魅
。為了給紙糊的身軀帶上生氣而更具威力
,在它的肚膛里掛著上一副血淋淋的豬內(nèi)臟
,以血腥鎮(zhèn)邪惡。其后
,一位慈眉善眼的老者
,以車輿代步
,沿途撒放紙錢。給小鬼做買路錢
,與
"開路神"
的威赫相呼應(yīng),可謂威恩相加。這紙錢不同于燒化用的紙錢
,是土白紙制的圓形紙
,中間有一個洞
,圓周都鑿出波浪形
,成疊插在一根小竹棒上
,專供
"出山"
用
。
"
好命人"不慌不忙地左一張有一張地撒在沿途的街上、過橋處。一條干草扎成的
"草龍"
走過來了,被點燃的草龍
,火煙升騰
,這是給死者照亮陰間路的
。接著是一對白色的大
"孝燈",
寫著某府、某代大父或大母的字樣。有子稱"三代
",有孫稱"
四代",
有曾孫稱"五代
",都虛增一代
。孝燈之后是寫著"萬子千孫
"和郡號如"
延陵"
、"
穎川"
等的示吉大燈。之后,一對長可拖地的木鼓吹
,"嗚嗚"
地吼著,為一支紅色的
"靈旌"
開道
。"
靈旌"
用紅布制成,上書死者官銜姓名
,由女婿制送
,并請有名望的人殿后做
"督旌官"
。之后是主持葬儀、負責(zé)把"后土
"的長者,
請來給神主牌"點主
"的"
點主官",都乘轎而行
。群轎過后
,是親友贈送的
"挽軸"
。"
挽軸"
都一幅幅地披在長竹竿上,每根竹竿由兩個人扛著。接著是送葬的人群隊伍
。喪家的招待人員
,手拿裝著糖果和煙支的黑漆竹籃
,在送葬隊伍旁邊伴行
,給遲到的沒有佩上小白花的送葬者遞上小花
,不斷地給送葬的人們遞上煙糖
;根據(jù)整個隊伍的前進情況
,低聲指揮身邊這段隊伍要快走還是慢走
;有時還要吆喝路邊看熱鬧拾買路錢的小孩
。
"大出山"
的送葬行列往往蜿蜒如巨蟒,延伸幾條街
,其間還有一陣一陣的十音樂隊、戲出、香亭(供凈香爐的木轎)
,由喪家雇來
,或是親友出資雇來為喪家助勢
,在一路香氣中
,邊走邊喝邊表演
。
后世增添了西洋鋼管樂隊
,更是熱鬧喧天。送葬隊列之后是喪家的隊列。一陣
"鼓吹"
(民樂)吹打,后面是一串不坐人的木轎和焚香的
"香亭"
(有御封名位和賜物的還有"誥封亭
"),
有供死者遺像的"像亭
"、供死者牌位的"
魂亭"
和由死者子孫抬著的"紙魂身轎
"(里面坐著紙扎的死者"
魂身",
身邊有"金童玉女
"陪伴)
。緊隨"魂轎
"的是誦經(jīng)的身披袈裟的和尚,
隨后是"細吹
"吹奏著哀怨的調(diào)子。盛裝的棺木由8
人或16
人邁著整齊的步伐抬過來了,死者遺屬由孝主帶頭緊跟在棺后
,孝主肩杠招魂幡
,手執(zhí)號稱
"免仔尾"
的孝杖沿途哀號,旁邊必有兩名親友左右攙扶著
。孝主由于涕淚不能擦拭而低垂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