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樂購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密碼
|
首頁
欄目大全
生活雜談
交通出行
城市活動
新鮮爆料
旅游攻略
生活資訊
專題攻略
母嬰健康
商業推廣
廈門旅游
著名景點
特色景點
周邊景點
旅游紀念
美食特產
特色小吃
特產禮品
傳統美食
廈門美食
民俗文化
人文歷史
閩南風情
宗教信仰
民俗專題
娛樂生活
美食街區
大型商圈
鷺島商城
電影快訊
查看全部分類
生活雜談
廈門旅游
美食特產
關于我們
發布
商業推廣
(免費)
微信文章
(自薦)
[免費發布指南]
當前位置:
首頁
>>
閩南風情
>>
廈門喜親孩子出生后
廈門喜親孩子出生后
點擊數:2069 更新時間:2016-03-07 12:00:32 來源:
廈門生活、逛路島_逛鷺島-
【
返回
】
"
順月"
得子的人家,在嬰兒誕生的第三天、一個月、四個月和一年都要慶賀
,叫做慶
"三朝"
、"
做滿月"、
"做四月日"
及"
做度臍"。特別是生育第一胎時
,不管生男生女
,普遍慶賀
,反映了自內陸鄉村遷移來的廈門人傳統觀念上顯著的進步。這個風俗一直保持到現在。講究的人家四個日子都做
,大部分家庭則多做
"滿月"
和"
度臍"
。
慶"三朝
"。備油飯、全雞、酒,
祭神佛祖先,敬告在他們的保佑下家中又添一新生命。以豆腐、肉、鴨蛋、韭菜、油飯、酒祭床母
,祈求她庇護嬰兒。備油飯、全雞、甕酒、油炸的灌蛋漿這些
"做月內"
的食品,派人送往外家
,正式報告外孫的誕生
,稱為
"報酒";
同時也有顯示"做月內
"準備充足,
請外家放心之意。外家則以其禮品祭告自家祖靈
,婆家的人要向外家祖靈焚香膜拜。媒人家也要送油飯答謝。慶賀新生兒的祭品中
,全雞的腳不能像在其他家把時那樣
,向雞腹內反折
,要兩腳直伸。俗稱此時兩只雞腳象征嬰兒的雙腳
,是絕不能有半點折曲的。油飯是用糯米和香菇、豬肉、大蝦烹成的糯米飯。大蝦、香菇、豬肉先在大盤子里擺成美麗的圖案
,再放上糯米飯
,倒扣在專盛油飯的大紅漆木盒內
,一盤油光閃亮、鮮艷奪目的油飯即實現在眼前。更早的時候
,做
"三朝"
要同時向鄰里送油飯,凡
"做月內"
時有來賀的親友都要送,還要選用專供送油飯的永春漆盤。因此是時不乏做油飯的好手
,一次做數十上百斤糯米
,絕無燒焦的。
"三朝"
遍送油飯的人家同時也大宴賓客,舉家同慶。后來只有婚嫁時按古代
"六禮"
照行的所謂"大嫁娶
"的人家做三朝時才這么熱鬧。現代都在滿月進行。
廈門喜親孩子出生后" title="廈門喜親孩子出生后"/>
收到油飯的人家
,都在紅漆木盤下留下部分
"油飯頭",
即面上的部分香菇、大蝦、豬肉,絕不能全盤收下
,叫做
"留油飯頭"
。同時還要制一些自家煮飯的米放在紅漆盤內,向送油飯的人說
;"讓嬰兒頭殼硬!"
這是祝賀嬰兒健康成長的吉利話,這叫做
"壓盤"
。送油飯的人都諳熟這些規矩,決不會帶沒有
"壓盤"
的紅漆盤畫家。壓盤也有用面干、面線的,吉利后要說
"讓嬰兒長歲壽!"
也有壓紅包的,要雙個紅包
,不能單個
,吉利語是
"給嬰兒結衫仔帶!"
外家的回禮要超過婆家進的,同樣是甕酒、雞
,還有魚、豬肝、豬腰、雞蛋、麻油、鄉餅等。生女嬰的
,外家一定要加送豬肚
,表示要給女兒
"換肚",
下一回給婆家生個男的。
廈門風俗,"三朝
"時為孩兒哺乳稱"
開奶"
。以風蔥在粥湯中泡過,拭擦乳頭
,丈夫或鄰家長得好的孩子先吮一口
,才給嬰兒哺乳。
慶"三朝
"的熱鬧比較罕見,
普遍合并在做滿月里,所以
"做滿月"
時,
喜慶就顯得格外隆重。
"月
"。祭神祖、床母與慶三朝同。曾住神廟向"
送子娘娘"或其他廟神求子的人家
,還要赴廟祭謝。
油飯要送煤人
,送鄰里
,送
"做月內"
時有送禮祝賀的親友,尤其要送外家。送外家的油飯不只一份
,還要備辦外家轉贈其親戚的份額
,往往是用稱為
"樁"
的大食盒一盤盤擺著,成盒成盒地抬往外家。外家回之以
"滿月圓"
即紅色圓扁的饅頭)相賀。同時賀的還有香蕉,祝愿外孫明年招來小弟弟
;染紅的熟雞蛋
,祝愿外孫身軀碩壯
,臉龐像雞蛋那樣光潔豐潤。婆家就把它們分搭在各油飯盤里
,分進該送的人家
,如數量不足分配
,自己再添補。收到滿月油飯的人家
,留油飯頭后
,仍分別以粳米、面線、面干放在紅紙上回禮
,或以紅包一對致賀。滿月送抽飯的風俗盛行至今。但自開放改革以來
,人們口舌已大大嬌貴
,收下油飯
,慷慨回贈之后
,卻不知拿那盤油飯怎么辦。所以現在漸漸改送油飯為送向店家定制的包裝精美的蛋糕(類似生日蛋糕)
,由店家裱上諸如
"XXX滿月之慶"
的字樣,收禮者一般都回以紅包。深知傳統的
,一定送
2包
;新式的家庭進一包
,人家也不見怪了。
外家往賀外孫滿月
,還須
"進頭尾",
即嬰孩從頭到腳所穿戴的衣、帽、鞋、飾物等,并送俗稱
"剃頭圓"
的紅色面桃。
"做滿月
"時,
要給嬰兒剃掉頭上的胎毛。一般提前數日就剃好了
,男嬰選出生后的雙數日子
,女嬰則選單數日
,有的選在嬰兒出生的第二十四日
,意應古代
"二十四孝"
故事。剃滿月頭時,先將雞蛋、鴨蛋、荊介(去風)和水
,煮成
"剃頭水";
蛋黃和青蔥汁,拌和備用。理完發后
,從水中拿起雞蛋和鴨蛋在嬰兒臉上、身上滾動比劃
,日中吟道
"雞蛋面,
鴨蛋身",美言嬰兒健美。再將蛋黃蔥汁涂抹頭頂
,俗稱可以幫助去掉頭上的污垢
,加蔥是暗喻嬰兒將來聰明
,"蔥"
與"
聰"
諧音。剃下的頭發,以石子壓重
,用紅紙包著
,放置靨頂
,意喻嬰兒頭頂上將有毛發再生。滿月的產婦才可以出房走動
,抱著嬰兒拜神拜祖
,展示嬰兒的姣容豐姿
,合家充滿了喜氣。<
滿月當日,辦桌宴請親友
,古稱
"湯餅會"
。湯餅即湯煮的面食,席上必有寓意長壽的面條。親友往賀的多為
"頭尾"
衣服飾物,情深的是贈金器飾物
,如上有
"壽"
、"
福"
、"
佛"
字的金墜子、金戒指等。筵至中途,丈夫抱出麟子
,來客起身
,依次抱抱嬰兒
,說一句吉利的話
,如祝賀孩子健康長壽、富貴、聰明等。現在滿月訪客的風俗依存
,饋贈多為紅包。
富有人家,嬰兒做滿月
,多豪華奢辦
,家宅張燈結彩
,大宴親友賓客
,還請來戲班搭戲棚演劇
,熱鬧非凡
,應酬很大。貧窮人家沒有這樣的排場
,但也充滿了喜慶氣氛
,量力而行地答謝
"做月內"
時雪中送炭的親友。
"做四月日
"即嬰兒出世四個月之慶。一般不比滿月隆重,
多在兩親家間進行。"做四月日
"相當古俗的百日之慶,
仍祭拜祖先、神佛、床母。外家再送"頭尾
",這次比"
滿月"
時送的為多。往往還有成對的腳環手環,套在嬰兒胖胖的腳腕、手腕
,手腳一動
,環上的小鈴
"叮當"
作響,
十分悅耳。最顯著的是一定要送一件非常漂亮、柔軟實用的夾棉披風。因為四月日的嬰兒要第一次抱出門逛街
,第一次見見這個世界
,都要用披風連頭裹住
,以擋風寒
,只露出小臉蛋。這條披風就由外家制贈。這樣的披風現在還時行
,面料日益講究精美
,真絲居多
;花色有大紅、碎花、團花的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披風出門擋風
,在家還可以當小被子蓋
,真是實用極了。
"做四月日",
外家還要送來桃紅色的紅面桃,"桃
"與廈門話"
玩耍"
一詞的讀音相諧,俗語說的
"吃桃好"tito
’",
意即孩子會長得健美、活潑、伶俐,惹人喜愛。兒家將面批祭神祖后分送鄰里
,這種俗稱
"好知影"
(讓人家吃了知道慶賀什么事)的送禮,習慣上不必回贈。
"做四月日
"的重要內容除上述祭拜、外家進頭尾、抱嬰兒逛大街看光景之外,另一項重要的儀式是
"收誕"
。將十二個或二十四個"碰餅
"(酥餅)用紅絲繩串起,
掛在嬰兒脖子上,垂于胸前
,掰開一個
,在嬰兒嘴唇上抹抹口水。說
:"收誕收干干,
明年生男藝"或
"收誕收離離(干爽),
明年抱小弟!"俗稱如此一來
,嬰兒流延的階段就可很快順利通過
,早日長成大孩子。
"碰餅"
又應著低語"碰碰大
",即迅速生長之意,
也表吉祥。<br
現在顯眼地"做四月日
"的已經少見,
但外婆是一定不會忘記外孫四月日之慶的。那件又溫暖、又輕柔、又漂亮的披風裹在外孫身上
,英姿颯爽
,顯示了外婆對外孫的疼愛
,這是怎么也不能少的。傳統觀念濃郁的家庭還不忘給孩子
"收誕",
但掛"
碰餅"
的嬰兒已很少看到了。
在嬰兒出世的短短四個月內
,就接二連三地喜慶
,或云古時的人愛操辦
,這委實冤枉了古人。現代科學發達
,嬰兒的成活率高
,生育成功了
,這孩子一般就活定了。古時候卻不是這樣
,不但孕婦視分娩為生死關頭
,俗語說
"生得過手麻油香,
生不過手三塊板"(專供停放死尸的
"水床"
由三塊木板作鋪板)、而且嬰兒出生后百日之內死亡率極高。世俗視嬰兒出世后的三日、一個月、四個月分別為成敗與否的分界點
:能過三日的才有望生存
,于是才能往外家報喜
,慶賀渡過了一關
;活過滿月的。眼見嬰兒出生后
,經過廈門俗稱的
"消水"